机械装配的装配精度?

数以科技 2025-03-26 02:30 机器人 150 次浏览

一、机械装配的装配精度?

装配精度主要包括:零部件间的尺寸精度,相对运动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和接触精度。零部件间的尺寸精度包括配合精度和距离精度。

一般情况下,装配精度是由有关组成零件的加工精度来保证的。对于某些装配精度要求高的项目,或组成零件较多的部件,装配精度如果完全由有关零件的加工精度来直接保证,则对个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这会给加工带来困难,甚至无法加工。

二、互换装配法的装配精度?

互换装配法是指按照原顺序的装配模式进行交互的方式装配,它的装配精度要求特别高,吻合度特别高。双向要求。

三、保证装配精度的特点?

根据产品的装配要求和生产批量,零件的装配有修配、调整、互换和选配4种配合方法。修配法装配中应用锉、磨和刮削等工艺方法改变个别零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使配合达到规定的精度,装配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在大型、重型和精密机械装配中应用较多。修配法依靠手工操作,要求装配工人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调整法装配中调整个别零件的位置或加入补偿件,以达到装配精度。常用的调整件有螺纹件、斜面件和偏心件等;补偿件有垫片和定位圈等。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和中小批生产的结构较复杂的产品,成批生产中也少量应用。互换法所装配的同一种零件能互换装入,装配时可以不加选择,不进行调整和修配。这类零件的加工公差要求严格,它与配合件公差之和应符合装配精度要求。这种配合方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批量大的产品,如汽车、拖拉机的某些部件的装配。选配法对于成批、大量生产的高精度部件如滚动轴承等,为了提高加工经济性,通常将精度高的零件的加工公差放宽,然后按照实际尺寸的大小分成若干组,使各对应的组内相互配合的零件仍能按配合要求实现互换装配。

四、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有那些?

互换装配法(利用加工误差保证装配精度)使用的用组成环数较少

包括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选择装配法

包括直接选配(凭手感选)分组选配(按尺寸分组选合适的)综合选配(直接和分组)

分组选配法适用大批大量生产,组成环数较少,装配精度高场合

修配法(那不合适修哪)

适用组成环数较多,单件小批生产,装配精度高场合

调节装配法

通过调节尺寸来达到装配精度(与修配法类似)

五、装配精度等级怎么划分?

①尺寸精度

尺寸精度是指相关零部件的距离精度和配

合精度。例如装配体中有关零件间的间隙;齿轮啮合中非工作齿面间的侧隙;相配合零件间的过盈量等。

②相互位置精度

相互位置精度是指相关零件间的平行度、垂直度及各种跳动等。例如卧式铣床刀杆轴心线和工作台面的平行度,车床主轴前后轴承的同轴度等。

③相对运动精度

相对运动精度是指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在运动方向和运动位置上的精度。例如车床溜板移动相对主轴轴心线的平行度;滚齿机滚刀垂直进给运动和工作台旋转轴心线的平行度等。

六、装配精度一般是指哪些精度?

1.距离精度 它是指相关零件间距离的尺寸精度和装配中应保证的间隙。

如卧式车床主轴轴线与尾座孔轴线不等高的精度、齿轮副的侧隙等。2.相互位置精度 它包括相关零、部件间的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跳动等。如主轴莫氏锥孔的径向圆跳动、其轴线对床身导轨面的平行度等。3.相对运动精度 它是指产品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在相对运动方向和相对速度方面的精度。相对运动方向精度表现为零、部件间相对运动的平行度和垂直度,如铣床工作台移动对主轴轴线的平行度或垂直度。相对速度精度即传动精度,如滚齿机主轴与工作台的相对运动速度等。4.接触精度 零、部件间的接触精度通常以接触面积的大小、接触点的多少及分布的均匀性来衡量。如主轴与轴承的接触、机床工作台与床身导轨的接触等。

七、轴的装配精度包括哪些内容?

尺寸位置精度,圆柱度,端面跳动,同轴度。

八、修理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些?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四种,分别是:

1.互换法,适于装配零件少,生产批量大,零件可以用经济加工精度制造的场合。

2.分组法,适于大批量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高,装配零件数量少不便调整装配的场合。

3.修配法,适于单件小批生产,装配精度要求高的场合。

4.调整法,除必须采用分组法的精密配件外,可用于各种装配场合

九、产品装配精度包含哪些内容?

产品装配精度包含内容:

一丶吻合缝隙的宽度控制范围(主要受配件攻丝有关或腔体深度、轴承厚度等因素影响);

二、吻合两面高度差的范围(受配件的厚度等因素影响);

三丶密封圈的控制精度(受密封圈厚度丶直径大小等因素影响);

四丶松紧度。受两配件接触面尺寸精度、材质冷热膨胀系数等因素影响。

当然,不同产品它的装配精度要求不一样。如仪表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它直接关系是否渗水;而电器外壳精度较低,它直接影响表面光滑度。

十、装配精度与零件的加工精度,装配工艺方法有什么关系?

装配精度主要包括:零部件间的尺寸精度,相对运动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和接触精度。零部件间的尺寸精度包括配合精度和距离精度。

一般情况下,装配精度是由有关组成零件的加工精度来保证的。对于某些装配精度要求高的项目,或组成零件较多的部件,装配精度如果完全由有关零件的加工精度来直接保证,则对个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这会给加工带来困难,甚至无法加工。

常用的装配方法有以下几种:

1.互换装配法

互换装配法是在装配过程中,同种零件互换后仍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其实质是通过控制零件的加工误差来保证装配精度。根据零件的互换程度不同,分为完全互换法和不完全互换法。

(1)完全互换法

完全互换法就是装配时各装配零件不需进行任何修理、选择、调整或修配即可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

其特点是装配质量稳定可靠、对装配工人的技术等级要求低、装配效率高等,有利于组织流水线装配和自动化装配。但对零件的精度要求严,因此零件的生产成本高。故这种装配方法,仅适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

(2)不完全互换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与完全互换法相似,但允许零件的公差比完全互换法所规定的公差大。因此,有利于零件的经济加工,装配过程与完全互换法一样简单、方便。但在装配时,可能会出现达不到装配精度要求的概率为0.27%。

2.选配装配法

选配装配法是将相关零件的相关尺寸公差放大到经济精度,然后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装配精度要求较高,而组成环又不多的成批或大批生产的情况下,如滚动轴承的装配等。选配法,按其形式不同分为直接选配法、分组选配法和复合选配法三种。

(1)直接选配法

即装配时,从待装配的零件中直接选择精度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的要求。这种方法不必事先分组,能达到较高的装配精度,但需要有经验的工人挑选合适的零件进行试配,因此装配时间不易控制,装配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

(2)分组选配法

即将相关零件的相关尺寸公差放大若干倍,使其尺寸能按经济精度加工,然后按零件的实际加工尺寸分为若干组,按各对应组进行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由于同组零件有互换性,故也称为分组互换法。

分组选配法的关键是,保证零件分组后各对应组的配合性质和配合公差必须满足装配精度要求,同时,对于组内的相配件数量要相配套,配合件的公差应相等。

(3)复合选配法

该种装配法是分组装配与直接选择装配的复合形式。它是将组合环的公差相对互换法所求值增大,零件加工后预先测量、分组,装配时工人还在各对应组内进行选择装配。这种方法既能提高装配精度,还可以不必过多地增加分组数。但装配精度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工人技术水平,工时也不稳定。

3.修配装配法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对于产品中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且组成环较多的零件装配时,如按互换法或选配法装配,会造成零件精度过高而难以加工,有时甚至无法加工。此时,常用修配法来保证装配精度要求。

所谓修配法,就是在装配时修去指定零件上预留的修配量,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将装配尺寸链中各组成环按经济精度制造,装配时按实测结果,通过修配某一组成环的尺寸,用来补偿其他组成环因公差放大后产生的累积误差,使封闭环达到规定精度的一种装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而零件可按经济精度制造;缺点是增加了一道修配工序。因此,这种方法比较适于模具装配采用。

采用修配法时,关键是正确地选择修配环和确定其尺寸及极限公差。在生产实践中,修配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1)单件修配法

在多环装配尺寸链中,选定某一固定的零件作为修配件(补偿环),装配时用去除其表面层的方法改变其尺寸,以满足精度要求。如冲裁模间隙过小,将凸模作为固定修配件进行修配,以保证满足间隙精度要求。

(2)合并加工修配法

这是将两个或更多零件合并在一起进行加工修配,合并后的尺寸可视为一个组成环,这样就减少了组成环的环数,从而减少修配工作量。

这种方法由于零件合并后再加工和装配,需对号入座,给生产带来一些不便,也仅适于单件小批生产,如冲裁模凸、凹(中间)模的装配等。

4.调整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的实质与修配法相同,也是将尺寸链中各组成环的公差值放大,使其按经济精度制造。装配时,选定尺寸链中的某一环作为调整环,采用调整的方法改变其实际尺寸或位置,使封闭环达到规定的公差要求。预先选定的环称为“调整环”,它是用来补偿其他各组成环因公差放大而产生的累积误差。

根据调整方法的不同,调整法可分为可动调整法和固定调整法两种。

(1)可动调整法

这是在装配时,通过改变调整件的位置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模具装配中也经常应用。例如,在冲裁模的装配中,为使冲裁间隙保持均匀,可先装好凹模后再进行凸模装配,并以凹模型孔为基准调整凸模的相对位置,使间隙均匀后用固定销钉将凸模固定板定位在模座上。或者与上述情况相反,先装配好凸模,然后再以其为基准调整凹模的相对位置,使间隙均匀后固定凹模即可。

这种方法在调整过程中不需拆卸零件,比较方便,在模具装配中应用较广。

(2)固定调整法

这是一种在装配过程中,选用合适的调整件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与修配装配法比较,两者都能用精度较低的组成零件达到较高的装配精度。所不同的是,调整装配法是通过更换零件或调整零件位置的方法达到装配精度,而修配法是通过去除表面层一定修配量来达到装配精度。

Top